用308元換得一晚的逃避
其實我依然是被囚禁在黑糖之中
因為怎麼樣都買不到白色自由
台上的黑人女歌手用靈魂樂的唱法唱著 "月亮代表我的心"
有一時我很想打給你 讓你聽聽
並且說一句 "今晚是滿月喔..."
但我還是選擇了逃避
最後這個出不去的夜晚就用一張長腳椅打發了
但是台上樂手跟黑人女歌手實在太強
還有HARVEY WALLBANGER實在太好喝
所以這還不算是個太糟的夜晚
明天開始很難過
但是人生很長...也許
逃避也會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 Sep 01 Wed 2004 03:31
I might be wrong....
- Sep 01 Wed 2004 03:17
突破心理障礙
對話在一個手臂之外的距離開始
用2.5吋的彩色 偷偷透露另一個我的秘密
他說 總覺得 我不像我
我說 但其實 那又怎樣
不會因此而少塊肉之類的
至少是一種樂趣
讓等待的時間因此加速了起來
但記住大家要一起保密
- Aug 31 Tue 2004 02:07
I don't say no....
從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天
多少帶點自作聰明的不自量力
任性的結果 只是造成更多的困擾
但我知道回不了頭了
我的答案是肯定 那你又會怎麼決定呢??
我不會也沒辦法猜測你的決定
- Aug 25 Wed 2004 23:46
新增SOUNDS
這幾天 總算學會在BLOG放歌 所以興致勃勃放了很多歌
第一首是Ulrich Schnauss的在2003發行的A Strangely Isolated Place裡面的一首歌 "nobody's home"
他是一個德國的電音DJ,走的是有點夢幻風格的電音舞曲,國內沒有發行,不過聽說小白兔要代理,喜歡的人可要多留意喔
這個人也是讓我開始想聽電音的開端
第二首是FOO FIGHTERS的 在1999年發行的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LOSE裡面的"GENERATOR"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FOO FIGHTERS的超級粉思 在學校的時候 他們的歌幾乎每一首我都做過 有打也有唱
尤其是這首"GENERATOR" 是我最喜歡的一首 這首歌沒有他們一貫的風格 就是DAVE GHORL的嘶吼唱腔
但是這首歌鼓跟歌曲節奏編排以及和絃進行實在太搭了 而TALK BOX的運用也相當巧妙 我心目中十大歌曲之一
第三首是THE STROKES 的 IS THIS IT 裡面的 "SOMEDAY "
雖然我是個鼓手 但其實我還是覺得一首歌裡面鼓的技巧絕對不可以過份增加歌曲的花俏程度
像是THE STROKES的鼓手就是一個絕佳示範 他打的東西都超級簡單 但是味道就是符合歌曲的感覺
這首SOMEDAY 是我接觸THE STROKES的第一首歌 聽起來簡單但是卻無比順暢好聽
第四首是AIR 的 "SURFING ON THE ROCKET"
我也喜歡類似這樣子有點SPACE 的曲風 其他團體像是the FLAMING LIPS,the beta band,stereolab等等...
今年去COACHELLA本來很期待AIR唱這首歌 不過可惜失望了 但是在夕陽西下的微風中聽 AIR 真的是很難忘的一個體驗
- Aug 25 Wed 2004 04:09
獨立音樂創作人支持媒體公共化聯合聲明稿
鼓勵音樂文化多元發展,我們強烈支持媒體公共化:獨立音樂創作人聯合聲明
在音樂社群的場景中,我們看到了鮮活的創造力,反觀台灣的媒體,卻看不到、嗅不出一絲文化創新的希望。商業音樂頻道裡,永遠充斥著付錢打片的MV以及了無新意的陳腔濫調,再不然就是跨國唱片集團MV的疲勞轟炸。難道真沒有什麼新鮮玩意兒了嗎?有,但是一些有想法、有新意的藝人、樂團,不是被保守的商業音樂電視台認為「太前衛無法接受」,要不就是「不夠成熟」、「沒有市場」。當然關鍵的原因是,他(她)們付不起高額的宣傳費用。因此在當前的商業音樂頻道中,我們看不到音樂創作的有機生命,只有短視近利的商業邏輯,當商業邏輯對上文化價值,文化創造力便顯得一文不值。
當然,在商言商,對於以利潤為營運目標的商業電視我們不敢苛求,但要求以公共服務為目的的公共電視規劃有別於商業音樂電視頻道的音樂性節目,絕對具有其正當性,因此我們強烈支持媒體改造學社與各社運團體的媒體公共化運動,一方面期望結構性的媒體改革能夠導正當前劣質的媒體環境,一方面也希望在媒體公共化步入軌道之後,公共電視集團能提供多元音樂發聲的廣電空間。近日欣聞政府將著手進行台、華視公共化的工作,並規畫成立公共廣電集團。對此我們表示肯定之意與興奮之情,但我們在此也呼籲政府正視音樂文化的多元發展,希望政府在媒體公共化的規劃與決策過程中,能將多元音樂文化的重要性納入考量。對此我們提出幾點訴求:
一、公共媒體集團成立後,應規劃一到多個有別於商業音樂頻道的常態性音樂電視節目,節目製作人必須對音樂有相當程度的專業認識與素養,以提供觀眾對於參加節目的創作藝人、團體有較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二、我們呼應媒體改造學社的主張,政府應將中央、警察、漢聲、教育等廣播電台轉型為公共廣播電台,並且納入公共媒體集團。同樣的,公共媒體集團應提供一個頻道或一到多個有別於商業廣播電台的常態性節目。
三、音樂性廣電節目的規劃,可以參考英國BBC的內容架構,以提供閱聽眾更多元豐富的選擇。 四、媒體公共化的影響是全面性的,與每一個公民都息息相關,我們對此期望甚高,也希望所有關心台灣文化的公民都能積極參與。
雖然新聞局允諾著手進行媒體公共化,但媒體改革並非一蹴可及,在公共化的過程中,仍有許多未知的變數,一切都才剛開始而已,我們將與媒體改造學社以及各社運團體持續進行監督,一起為更美好、豐富與兼容並蓄的台灣文化努力。
連署樂團/團體/音樂工作者(中文依筆劃順序排列,英文依字母順序排列):
連署樂團 主音樂團 四蛇符樂團 艾蜜莉樂團
奶油哈姆樂團 芭娜娜樂團 芥末樂團
拾參樂團 妮波寺樂團 香蕉勇士樂團
追麻雀樂團 骨肉皮樂團 閃靈樂團
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 鈑機樂團 滲透樂團
(oo)本主義 濁水溪公社樂團 默契音樂
錫盤街樂團 薄荷葉樂團 廢唱片
貓耳朵樂團 壞女兒樂團 929樂團
Green!Eyes KBN凱比鳥 Murmur樂團
Overload樂團 Perique樂團 selfkill樂團
Tizzy Bac TRIPLE SIX [666]樂團 Varo樂團
連署團體 小白兔橘子唱片 六八書店 老諾Live house
Bigsound.org Noiz Studio Gamaa Music
連署音樂工作者 大大樹音樂圖像 鍾適芳 前交工樂隊主唱吉他手 林生祥 Mojo 國璽